孙伟
出生日期:1992 年 10 月 27 日
出生地:徐州
高度: 1.93 米 项目名称: Sabre
经验和成就
2008 年,他入选国家队
2013 年马德里世界杯男队亚军
2014 仁川亚运会男子个人铜牌
2014 年全国锦标赛男子个人冠军
2016 年里约奥运会男子前 32 名
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里约奥运会独树一帜,许多运动项目火了起来,很多运动员也走红了,有的获得了金牌,有的没有获得奖牌。击剑队队员孙伟就是其中之一,虽然他没有取得优异的奥运成绩,但凭借他的外表、1.2米长的腿和谦逊的态度,他已经成为了球迷眼中的“腿哥”。“腿哥”正在利用自己的外表,让更多人喜欢上击剑。
为了锻炼身体,我误练了击剑
全国击剑锦标赛于12月7日在扬州落下帷幕,这可能是多年来收视率最高的击剑锦标赛,孙伟和董丽两位高颜值运动员吸引了众多观众。
前不久,老将中满通卷土重来,但他并没有参加这次比赛。在钟曼夺得北京奥运会冠军的那一年,孙伟刚刚进入江苏省队,成为了他的师弟。在师兄缺席的情况下,孙伟挑衅江苏队,带领江苏队以45-39击败广东队,夺得男子佩剑团体冠军。
“钟曼没有参加这场比赛,所以我成了垫底的选手。”在佩剑团体赛中,完赛的队员通常是队里实力较强的选手,而里约奥运会唯一获得男子比赛资格的孙伟就是唯一一个,“也算是正常的表现,我的队友打得很好,我稳住了局面。”
虽然这次是江苏省的比赛,但孙伟的父母都忙得不可开交,没时间赶来帮忙。14年前,当他们送孙伟去练剑时,这对老夫妇没想到儿子这么有前途。
“我哥哥想以特殊学生的身份上大学,所以他开始练习击剑。当时我很调皮,我爸妈说跟我一起去吧,但反正没人照顾我,我就跟着去了。2002 年,10 岁的孙伟跟着哥哥来到徐州市儿童体育学校的击剑队,“我跑了 100 米就呕吐了,教练说孩子身体素质太差了。”
为了让孙伟锻炼身体,父母也把他留在了体校。没想到,哥哥修炼两年后就去读书了,不被看好的孙伟却坚持了下来。“我与击剑的关系真的是命中注定。通常,教练会去学校挑选一些体育学生,当时我的身体很差。孙伟说,击剑改变了他的一生,“如果我不练剑,我这个时候早就大学毕业了,只是踏入社会。”
里约奥运会一度在一天内获得了 20 万粉丝
这
击剑队从来不缺美男,项目的传统与内涵造就了击剑手的贵族气质。里约奥运会期间,身高1米93的孙伟从一众帅哥中脱颖而出,虽然连男装都没打进前8名,但还是凭借帅气的外表和谦逊的态度,吸引了无数粉丝。
里约奥运会之前,孙伟的微博粉丝是 11 万,现在已经增加到了 65 万,里约奥运会一天粉丝就有 20 万。”
孙伟自称有一米二长的腿,用女生们粉丝的话来说,“脖子下面有腿”,而“腿哥”的称号也由此而来。在参加综艺节目时,孙伟开玩笑说,如果有女演员跟他玩,他就不会得颈椎病了。
“在这次锦标赛中,很多人来看我比赛。说实话,以前观看击剑比赛的观众并不多,基本上都是圈内人。观众的增加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。孙伟说,他一开始并不适合这样的生活。感觉只有奥运会有这样的待遇,他甚至没能进入前 8 名,虽然他是中国男队唯一获得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队员。
闲暇时,孙伟在微博或直播平台上与粉丝互动。“年轻的时候,喜欢的可能会在未来成为。”孙伟说,他从来不敢懈怠,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,“我希望我的言行能为他们树立好榜样。”
参加活动对培训影响不大
在三种剑类型中,军刀是最快的。孙伟第一次接触击剑是在 14 年前,现在他希望更多的人通过他认识击剑。
其实,在它走红之前,孙伟就已经开始在微博上普及击剑知识了。现在,他正在利用微博、综艺、直播平台等来推广击剑运动,“如果是因为我的外表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击剑,那也是挺好的。”
小时候,孙伟的爸爸开了一家照相馆,这让他现在在镜头前很自在,可以在体育和综艺节目之间自由切换。他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,引起了不少击剑粉丝的关注。“这对击剑的发展非常有利。就个人而言,我也要刻苦训练,取得更精彩的成绩,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。经过14年的练习,孙伟说,击剑已经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了,现在靠着一点名气,最好能为击剑做点贡献。
也正是在这次冠军赛中,因为参加综艺节目而火热的击剑队队员董李受到了质疑。孙伟前段时间也被质问,“奥运会之后,我也被说,'你在奥运会上表现不佳,而且你经常参加各种活动,为什么不回去好好训练呢?实际上,作为一名运动员,这绝对是关于训练和打好比赛。但在其他领域,我也有梦想。孙伟说,他参加这些活动,大多是除了培训之外,对培训的影响不大。更何况
,孙伟表示,这会让他对击剑有不同的看法,对他来说也将是一个进步。“我做击剑这么多年了,技术水平可能处于瓶颈。运动员圈子本身就很单调,现在我参加了这些活动,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人,丰富了我的知识和经验,我会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击剑。”
孙伟说,无论什么时候,训练和比赛始终是他运动员职业生涯的重心。
专题撰稿/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
摄影师/新京报记者 吴江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uofanzi.com/html/tiyuwenda/9564.html